中医认为甲亢患者脉象健康,体现成语“虚虚实实”。
脉象解析与治疗之道
目录导航:
1、[病例介绍](#case-introduction)
2、[脉象分析](#pulse-analysis)
3、[中医治疗](#traditional-chinese-medicine-treatment)
4、[治疗效果](#treatment-effect)
甲状腺功能亢进症(甲亢)概述:
甲状腺功能亢进症,简称甲亢,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,以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为显著特征,中医学将其归类于“瘿病”范畴,认为其病机与肝、肾、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,本文将基于中医脉象学的视角,深入分析一位甲亢患者的脉象表现,旨在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参考。
一、病例介绍
患者信息:男性,28岁,主要症状包括心慌、手抖、多汗、易怒、消瘦等典型甲亢症状,患者在某中医医院就诊,经检查确诊为甲亢,患者表示,虽服用西医药物后症状有所减轻,但心慌、手抖等症状仍存在,患者期望通过中医治疗改善脉象,追求身心康泰。
二、脉象分析
1、脉象特点
- 患者脉象表现为弦滑有力,左寸脉偏弦,右关脉滑,寸关尺三部脉均有力。
2、脉象解读
弦脉:多见于肝胆病变,提示患者肝气郁结,肝火旺盛。
滑脉:多见于脾胃湿热、痰湿内阻等证候,提示患者脾胃功能失调。
有力脉:有力脉提示患者正气旺盛,邪气不盛。
- 综合分析,患者甲亢病情与肝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,肝气郁结导致疏泄失常,影响脾胃运化;脾胃湿热内阻,进一步加剧肝火旺盛;肾阴不足,不能制约肝阳,从而导致甲亢症状。
三、中医治疗
1、调理肝气:采用疏肝解郁、清热解毒的方剂,如逍遥散加减,主要成分包括柴胡、白芍、当归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栀子、丹皮、黄芩。
2、健脾利湿:采用健脾利湿、和中止泻的方剂,如参苓白术散加减,主要成分包括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白扁豆、莲子、山药、薏苡仁、砂仁。
3、补肾滋阴:采用补肾滋阴、清热解毒的方剂,如六味地黄丸加减,主要成分包括熟地黄、山药、山茱萸、泽泻、茯苓、牡丹皮。
四、治疗效果
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治疗后,患者心慌、手抖、多汗、易怒等症状显著缓解,体重逐渐回升,复查甲状腺功能,甲亢指标恢复正常,患者脉象由原来的弦滑有力转变为平和,寸关尺三部脉象均衡,表明患者脉象健康。
中医结论:
中医认为,甲亢的病因病机与肝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,通过对患者脉象的观察,可以初步判断病情及脏腑功能,本病例中,患者脉象健康,提示正气旺盛,邪气不盛,中医治疗甲亢应注重调理脏腑功能,恢复脉象平衡,在临床实践中,中医脉象分析对于甲亢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